你可别小瞧国货运动鞋

你可别小瞧国货运动鞋

近期因为临近搬家,我把鞋柜好好收拾了下,发现今年才过去一半,我竟已经买了 8 双国货运动鞋。


这无疑和这几年时尚圈刮起的运动风有很大关系。仿佛在一夜之间,那些以前我各种瞧不上的国货运动鞋,纷纷入了各大潮人和明星的眼,频繁出现在各大街拍、走秀现场,在国内外掀起一阵“国潮”。


每当咱们的国货有点风吹草动,就会涌现众多网友(包括我)对它们发出“国货之光”“国潮复兴”等呐喊。

然而网络毕竟是网络,人们敲键盘夸起国货毫不吝啬,回归现实生活,却还是有很多人觉得穿国货鞋就是 Low。

国货运动鞋

我自己也曾是持这种态度的其中一员,那时候身为蜈蚣精虽然买了无数双鞋,却从没有试图去了解过这些国产品牌。


当然这跟国产品牌前些年留给大家山寨、丑、无科技几个固有印象有很大关系,但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我自己的偏见,看到“国货之光”这类的字眼就会觉得只有情怀,没质量。


当我放下成见再去看这些国产品牌,才发现以前真是小瞧了它们,我眼里的“土味儿代名词”竟然个个都是有故事的宝藏同学。


飞跃(Feiyue)诞生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,今年是它的 61 岁大寿。它的前身是上海胶鞋一厂,也就是大孚橡胶厂。


1958 年,大孚橡胶厂推出了民用解放鞋,取名”飞跃“。一经推出便风靡一时,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喜爱。到了七八十年代,飞跃鞋更是成为一种流行现象。


从学生、工人,到官员干部,人人以拥有一双飞跃小白鞋为荣。据说曾有一个男生为了不让自己的飞跃鞋被雨水弄脏,宁愿脱下鞋子光脚跑回家。


然而辉煌了几十年的飞跃,也在之后因为山寨货充斥市场等原因遭到冲击,并在 2000 年后不断走下坡路,严重时几乎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。


与此同时在市场,飞跃被包装为法国品牌,奇迹般地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,明星潮人争相上脚,身价翻了倍的上涨。得益于此,飞跃再一次进入国人视线,在国内市场迎来了二春。


此时的飞跃,就像鞋届“王老吉”和“加多宝”。国外商标被抢注,造成了海外市场的法国飞跃和国内市场的中国飞跃各自为战的现状。


抛开其身份的争议,这个存在于几代国人记忆中品牌,依然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老国货。单就鞋子本身来说,它也很值得被推荐一波。


飞跃可以说是我对国产鞋态度转变的源头。去年双 12 我看到飞跃一双鞋才 99 元,想想当开车鞋穿也没人看得到,就特意选了一双几乎看不出 logo 的买了回来(没错,那时候我怕别人看我穿飞跃说我 Low)。


收到货后挺惊喜的,鞋底软软的,虽然是新鞋但一点都不磨脚,也没有新鞋那种难闻气味。因为太过满意,以至于当时我就穿着出了门,完全忘记了买它时的顾虑。


到现在那双鞋已经被我刷花了,我才放过它,让它履行一双开车鞋的义务。后来陆陆续续又买了三双飞跃,同样没让我失望,穿着感受都很舒适。


虽然细节方面还谈不上精致,不过人家这个价位能做到这种品质,已经让我非常惊喜了,毕竟即使是耐克阿迪这类品牌也会偶有瑕疵。


在设计上,飞跃也在保留自己经典元素的同时,做了很多创新,整体设计水平也有很明显的提升。


既然说了飞跃,怎么能不提一下和飞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回力呢。


说起来,回力的历史比飞跃还要长,它于 1927 年由杂货店伙计出身的刘永康与人合资开设,算起来至今也有近百年历史了。


回力于 1935 年正式在国内注册鞋类商标,并以上海为起点逐渐走向市场。当时的回力不仅注册了中文商标,还很洋气地注册了英文“Warrior”。


在推广上回力也很下血本,比较有名的一个故事就是 1948 年的上海全运会,回力花重金买了大广告版,还雇人从飞机上洒广告宣传单,可谓轰动一时。


新中国成立后回力经过了历次裁并、重组和更名,后主要由上海胶鞋六厂和上海胶鞋七厂生产(名字眼熟就对了,生产飞跃的那个叫上海胶鞋一厂,很多人也因此认为回力是飞跃的前身)。


随后回力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,不管是篮球鞋、经典红白鞋还是排球鞋,都引得年轻人争相购买,是国民心中当之无愧的潮牌。


改革开放后,外国各大品牌的涌入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,上海胶鞋公司旗下的七个厂以一年一个的频率相继倒闭。好在华谊全额出资成立了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,这才堪堪保住这一品牌。


然而回力并没有因此经营好转,真正让它重回大众视线是 2008 年一个美丽的误会。当年风头正劲的奥兰多·布鲁姆被人拍到在片场穿着一双疑似回力的胶鞋,虽然后来被证实是飞跃,但在当时着实引起一阵购买回力的热潮。


就在回力因此意识到国外市场的重要性,想要开始向外发力时,却发现其商标在欧美已经被抢注了。嗯,回力和飞跃果然是一对难兄难弟啊,经历何其相似。


其后专注国内市场的回力,嘴上说着不创新,但也不是真的没有新款出来。相反,回力做了非常大胆的尝试,允许其经销商在售卖固定基础款以外,做些自主设计。这些设计在得到回力官方认证及授权后,才能生产贩卖,版权则归回力所有。


这种模式让经销商们都牟足了劲儿地创新,力图和其他家不一样,也让回力鞋的设计得以丰富。引得明星、潮人争相上脚,不用花费大价钱就能和爱豆穿同款,回力棒棒的。


不过由于回力一直以来采用生产外包、经销商分销,造成了销售渠道混乱,货品质量参差不齐,着实劝退了一部分消费者。


就我买的两双回力而言,同样都是 37 码,一双偏大磨小脚趾,一双挤脚退回去换了 38 码,这个踩雷率对我来说有点太高了,让我不禁对品质产生质疑。(为了保命,我要说:穿着感受跟个人脚型有一定关系,不一定是鞋子的问题,可能是我脚的锅。)


跟上面两个老国货安静低调的画风比起来,李宁和安踏这两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小弟弟就很活跃了,从出生就没有停止过折腾,近些天也不约而同地登上新闻热搜。


先是李宁第四次登上时装周,靠复古又新潮的“行至巴黎”主题又狠狠地火了一把,后有安踏被沽空机构三发做空报告。随之而来的是李宁股价的飙升和安踏股市走势受挫。


看到这很多不了解运动品牌小伙伴要惊讶了,“什么股价?这两个土味儿代表还上市了?什么时候的事?”


嗯,先给大家补个课,这两个相差仅一岁的 90 后,早在 2004 年和 2007 年先后在香港上市,当时的安踏还创下了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在港募资高记录。


作为一家上市国产运动品牌的李宁,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。它由当年家喻户晓的“体操王子”李宁在 1990 年创办,出生伊始便拥有其他国产品牌难以匹敌的资源。


体操王子的个人影响力和各大赛事的赞助资格,都为李宁这个品牌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,并迅速成长为国货运动鞋品牌的大哥。


穷苦小作坊出身的安踏,则要不起眼的多。它是由当地农民丁和木、丁世家、丁世忠父子三人卖鸡卖鸭卖各种后,于 1991 年凑钱创办的。


彼时在“中国鞋都”晋江诞生了众多运动品牌,安踏既没有创始人的光环也没有资源加持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。


两个出身差异大的国产运动品牌,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,成长经历可谓丰富多彩,你追我赶的戏码让人目不暇接。


李宁在自己的黄金十年后(2001 年-2010 年),由于定位、改革等一系列策略失误,营收全面滑铁卢。据统计,李宁在 2012- 2014 这三年间累计亏损 30 多亿,低谷时期的李宁,像它的口号“一切皆有可能”一样,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企业所能遭遇的各式打击。


彼时的安踏,则是后来者居上,业绩赶大哥李宁,稳稳坐上国内一运动品牌宝座,一跃成为全球运动品牌前三,到 2018 年市值更是超过 1000 亿港币,成为当之无愧的业内赚钱猛兽。


昔日小弟已成王者,大哥李宁怎么甘心望其项背。经历过连续亏损后的李宁调整定位,终于在 2015 年扭亏为盈,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安踏,自此之后李宁开始全面复苏。


在 2017 年登上纽约时装周后,李宁仅用了一年时间,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“一切皆有可能”,其股价一路爬上高位,截至目前其市值已经逼近 450 亿港币,和安踏的距离正在急速缩小。


从营收来看安踏已是李宁的几倍有余,怎么看都不是一个量级,不过在安踏的营收构成中,有很大部分是来源于其下并购的其他品牌(比如大家熟悉的 FILA),而李宁 99% 营收则来自其主品牌。


在品牌形象方面,安踏和李宁相比,似乎略有欠缺。和李宁从一开始就遵循自主设计不同,早期的安踏频繁将其他品牌设计换个 logo 就生产,给自己头上带上了难以摘掉的山寨帽子。


不过现在安踏为了摆脱“山寨”“抄袭”的标签,也做了很多努力。自主设计的 KT 系列和致敬 NASA 60 周年的 SEEED 系列都广受好评,现在还频繁与各界 IP 联名,什么故宫啦、漫威啦,也是潮得不要不要的。


在联名方面,李宁当然也没闲着,说唱歌手 GAI、宝马、红旗,甚至人民日报都联名了一波。


李宁的设计潮不潮另说,难买是真的(摊手)。在李宁一次登上时装周的舞台后,“中国李宁”就成为了“有钱买不到,没钱买不起”的代名词,更有人对于李宁日益攀升的价格戏称“以前没钱才买李宁,现在没钱买李宁”。


两个发展战略截然不同的品牌,谁才是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大哥,每个看官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。不过毫无疑问,这两个不到 30 岁的中国运动品牌,已然成为让人难以忽视的存在。


无论是对国货抱有的情怀也好,宽容也罢,对于买单的消费者来说,绕不开的始终还是鞋子的质量。


就像《欲望都市》里凯莉曾说“情也许不在,但鞋子是永恒的”。

上一条: 穿运动鞋不好看?鞋子背锅,鞋帮没选对!

本站文章都是原创,请不要任何形式转载,同行请自重,本文出处:https://www.putianjidi.com/2897.html